编辑:葫芦    更新时间: 2025-10-25 14:30
全文阅读

然后,他对着空气,淡淡地说了一句:“明日,佛堂的经文,抄完即送朕处。”

“是。”内侍虽不明所以,但立刻躬身应道。

李世民不再多看那经卷一眼,重新拿起了一份奏折,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。

但只有他自己知道,内心深处某个冰冷角落,似乎因那一行微小的字迹,注入了一丝极其细微、却无比真实的暖流和...期待。

佛堂的日子单调而清苦,抄经的笔依然未曾停歇,李承乾的心却愈发沉静。他知道,自己写下的那些“批注”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,能否激起涟漪,何时激起涟漪,主动权已不在自己手中。

这日傍晚,他刚步行回到芷萝斋,正就着清水吃那寡淡的素斋,王德便鬼鬼祟祟地溜了进来,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恐惧和兴奋的诡异神色。

“公...公子...”他声音压得极低,眼神不住地往门外瞟,“外面...外面有人想见您...”

李承乾放下筷子,目光平静地看向他:“何人?”

“是...是以前东宫的旧人...”王德咽了口唾沫,“刘嬷嬷....您还记得吗?以前在小厨房,做得一手好点心,尤其...尤其是那樱花糕,皇后娘娘都夸过的....”

刘嬷嬷?

一个模糊而温暖的轮廓在李承乾记忆深处浮现。那是个总是笑眯眯、手脚麻利的老妇人,时常会偷偷塞给当时还是年幼的他刚出炉的热腾腾的点心。

“她不是应该...”李承乾微微皱眉。东宫旧人在他被废后,大多被遣散或罚没掖庭为奴。

“是,是在掖庭...”王德搓着手,紧张万分,“她不知使了多少银钱,托了多少关系,才买通看守,央求到奴婢这里...说...说只想见您一面,送样东西...奴婢看她可怜,又念在旧情....”

王德的话语颠三倒四,但李承乾听明白了。这绝非简单的“念旧情”,王德是担了天大干系的。他能答应,一是或许真有一丝旧情,二是也在观望投资,三是...那刘嬷嬷或许给出了他无法拒绝的理由。

“让她进来吧。”李承乾淡淡道。

王德如蒙大赦,赶紧溜出去。不一会儿,领着一个穿着破旧宫装、头发花白、身形佝偻的老嬷嬷进来。她一进门,目光触及李承乾,未语泪先流,噗通一声就跪倒在地,不住地叩头。

“殿下...奴婢....奴婢总算见到您了....”她声音嘶哑,充满了悲恸与激动。

李承乾示意王德去门外守着。他起身,走上前虚扶了一下:“刘嬷嬷,快请起!你是母后挑选的旧人,更何况,我已非太子,刘嬷嬷不必如此大礼。”

刘嬷嬷摇着头,却怎么也不肯起,只是慢慢抬起泪眼婆娑的脸,盯着李承乾那苍白的脸,口中懦懦道:“瘦了....殿下瘦了....要是...要是皇后娘娘看见了,得多心疼啊.....可是...可是皇后娘娘....娘娘....再也看不见了啊......殿下....殿下....自己...自己一定要照顾好自个儿的身子.....照顾好.....殿下....殿下...万万不可...万万不可再让娘娘担心了啊......”

刘嬷嬷的话,再次勾起了李承钱这段时间强压心底的酸楚....刹那,他只觉得自己的喉头仿佛被什么堵住了一样.....眼睛也有些酸涩起来....

“殿下....奴婢....奴婢这次来,是为了给殿下,送这个....”

说罢,刘嬷嬷颤抖着手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旧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。她一层层打开,里面露出一个有些磨损却擦拭得干干净净的木制模具,上面雕刻着精致的樱花花纹。

“殿下...您还记得这个吗?”刘嬷嬷捧着那模具,如同捧着绝世珍宝,“这是...这是皇后娘娘赏给奴婢的,那时候,皇后娘娘总说奴婢做的樱花糕,有她家乡的味道...娘娘她...她最喜欢看您和晋王、晋阳公主吃这个了.....”

看着那熟悉的模具,李承乾鼻腔一酸,属于原主的汹涌记忆扑面而来。母亲温柔的笑容,弟妹争抢点心的嬉闹,空气中甜软的香气…那曾是再也回不去的温暖时光。

顾不得眼角的一丝湿润,李承乾接过那沉甸甸的模具,指尖拂过冰凉的花纹,声音有些沙哑的说道:“...记得,当然记得了....承乾,多谢嬷嬷,还留着它。”

“自从奴婢被遣到掖庭,奴婢就一直藏着....奴婢...奴婢舍不得丢....奴婢....奴婢本想着自己留个念想,但是奴婢从其他公公口中知道殿下...知道殿下忧思成疾,奴婢....奴婢就想着把这个皇后娘娘原来赏赐给奴婢的模子....给殿下...给殿下送过来....这样.....希望殿下看到这个模子,心里能好受点.....如果殿下能够好受点...奴婢死后见到皇后娘娘....也有个交代啦.....”刘嬷嬷用袖子擦着眼泪,忽然,她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,猛地凑近一步,声音压得比刚才王德还要低,急促而神秘:

“殿下!奴婢今日冒险前来,不止是为了送这个老物件!奴婢...奴婢在掖庭,听得一些闲言碎语,本不当真...可....可事关殿下,奴婢思来想去,寝食难安,拼着这条老命不要,也定要告诉殿下!”

李承乾心中一凛,神色凝重起来:“嬷嬷请讲。”

刘嬷嬷深吸一口气,眼中闪过一丝恐惧,却还是咬牙道:“奴婢听几个曾在魏王府伺候、后因犯错也被罚入掖庭的小宦官酒醉后嘀咕...说...说当年那位称心公子...在出事前....好像...好像曾与魏王府的人有过接触!”"

全文阅读
上一章 返回本书目录 已经没有了

同类推荐